• 專欄 | //Cultural Revolution History

    文革最大受害者的另一個身份:文革幫兇 >

    幾天前,我參加了一個關于文革的學術研討會,加州州立大學退休教授宋永毅寫了一本《毛澤東和文化大革命:政治心理與文化基因的新闡釋》,美國和加拿大幾位華人學者來討論讀后感。這本新書由臺灣的聯經出版社出版,分為九章,前六章,是對毛澤東、林彪、江青、周恩來、康生、張春橋的非理性、無意識的精神活動進行了系統探索,這些精神活動,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或改變了文革的歷史,使文革展現出變幻莫測的特點;另一重點,是追溯和比較了文革中重要人物的政治行為,與中國數千年來皇權體制文化基因“剪不斷、理還亂”的關聯。宋永毅特別...

  • 專欄 | modernchina

    雷頤:宋教仁的悲劇,是近代中國政治的縮影 >

    按:宋教仁不僅是革命實踐家,還是立憲理論的先驅。他倡導的“民族平等”至今造福中國人。他與梁啟超關于改良或革命的論戰至今為人所稱道。他對政黨政治推崇備至,一手創立了國民黨。宋教仁遇刺,議會政治遭遇重大挫敗,隨后的軍閥混戰和蔣氏訓政將中國導往了另一個方向——宋教仁的悲劇命運,是民國乃至整個近代中國政治的縮影。▌自立軍事件1900年適逢“庚子之亂”,18歲的湖南青年宋教仁開始接觸政治。彼時的政局對他后來的政治思想、政治態度產生了重大影響。慈禧太后利用義和團攻打外國使領館,引發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攜光緒帝西...

  • 專欄 | modernchina

    宋教仁之死:近代中國最值得期待的一場政治實驗的終結 >

    今天我們回首歷史,看見的仿佛只有塵埃,只有權勢的喧囂和贊美,殉道者的血跡早已干了,他們為此流盡了熱血的思想也早已被我們淡忘。我們這個民族的集體記憶里永遠缺乏懺悔、缺乏反省,因此先行者的教誨總是被我們一再遺忘,歷史總是重蹈覆轍。這是我們的悲哀,是全民族的悲哀。1913年3月的那一刻,宋教仁先生以他的鮮血染紅了他所追求的民主理想,也染紅了整個滄桑百年史。年輕的宋教仁被罪惡的專制子彈擊中,他永遠年輕,他的生命定格在32歲,定格在生命中最美好的年華。痛苦的是一個宋教仁倒下了,并沒有什么千萬個宋教仁站起來,優秀的...

  • 專欄 | modernchina

    被歷史蒙塵的大英雄陳炯明 >

    賀沛軒在電視劇《雙槍老太婆傳奇》的片尾曲寫道:“明槍不怕多,暗箭最難躲呀。一條命還在,有福也有禍。不說功與過,是非任評說。人活就為一張臉,歲月總蹉跎。臺前把幕落,幕后人穿梭。真假都是戲,雙槍老太婆。”把這段話用在陳炯明身上,再恰當不過了。要說陳炯明的功勛,的確不容小覷。他是辛亥革命元勛,參加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后,陳炯明在清軍管帶洪兆麟的幫助下光復惠州。他建立廣東紀律最嚴明、戰斗力最強的一支民軍,這是當時廣東唯一一支真正屬于同盟會的軍隊。袁世凱上臺后,陳炯明追隨孫中山,參加...

  • 專欄 | modernchina

    陳炯明:悲傷的烏托邦 >

    陳炯明:悲傷的烏托邦 潘采夫歷史學家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課本里的陳炯明,是以一個亂臣賊子的面目出現的,作為反對孫中山的可恥下場,來教育一代代天真的小孩。無論國民黨史還是共產黨史,都將陳炯明描繪成一個軍閥,一個孫中山和辛亥革命的背叛者,一個炮轟總統府的劊子手,他的所謂貢獻,總是被一筆草草帶過。不過,折戟沉沙鐵未銷,時間總能磨...

  • 專欄 | CHINAHISTORY

    易中天:兩千年歷史是由流氓導演并主演的,貴族斗不過流氓 >

    歷史是由流氓導演并主演的易中天在中國,想做皇帝的人大概不少。李逵所謂“殺去東京,奪了鳥位,晁哥哥做個大宋皇帝,宋江哥哥做個小宋皇帝”云云,便是這種念頭直白的表露。從古到今,舞臺上、電視里,皇帝戲久演不衰,則是這種心理曲折的表現。然而,真正做成皇帝的卻不多。有的人眼看做成了,卻發現只是一場夢,如王莽、袁世凱。也有人不曾想過卻又居然做成了的,如溥儀。這些都不在本文討論之列。本文要說的,是那些本無繼位資格,卻一心想做而且又做成了皇帝的人,即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中國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除贏政兄這位“...

  • 專欄 | modernchina

    李新宇:不該被遺忘的陳炯明 >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陳炯明是個軍閥,而且背叛革命,炮轟孫中山的總統府,是革命的叛徒。然而,只要我們進入歷史,走近那個真實的陳炯明,卻會看到他實在是中國現代史上一個不該被遺忘的人物。陳炯明畢業于清末廣東法政學堂,在清末新政時期曾經當選廣東議員,經歷過立憲運動的洗禮,的確不同于拿了菜刀或梭鏢起家的武夫。他在黃花崗起義中充當過敢死隊第四隊的隊長,辛亥革命爆發后策劃了廣東起義和獨立,是革命元勛。后來主政廣東,推行地方自治,實現了民選縣長,在政治改革方面卓有成效。他禁煙禁賭,改革教育,發展經濟,提倡新文化,...

  • 專欄 | ChineseconomyE

    諾獎得主阿西莫格魯:中國經濟增長的起源和未來 >

    關于中國經濟的未來,雖然我們不能確定,但根據我們的分析框架,我們要說中國經濟目前正處在一個關鍵時刻。本文原載《比較》第74輯。我今天用我與詹姆斯·羅賓遜(James Robinson)合寫的《國家為什么失敗》一書中的視角,來討論中國經濟增長的起源和未來。我從任何角度都算不上一個中國專家,但我認為中國是一個很重要的關于國家如何進行經濟改革、脫貧致富的例子。許多需要進行深層次結構改革的發展中國家都要面臨這樣的挑戰,因而任何研究經濟發展的學者都要思考中國經濟增長的未來。我和羅賓遜合作發展出的理論框架對中國的確有一些啟示...

  • 專欄 | modernchina

    其實“中華民國”是被國民黨推翻的! >

    (一)1928年5月,國民黨北伐軍抵北京,老同盟會員章太炎說:“今之拔去五色旗,宣言以黨治國者,皆背叛民國之賊。(《致李根源書》)。章至此以“民國遺老”自居。章繼而大罵:“黨治主義,民不聊生主義,今日中國民不堪命,蔣介石,馮玉祥尚非最大罪魁,禍首實屬孫中山”,“袁世凱個人要做皇帝,他們是一黨要做皇帝這就是叛國。”(《章太炎先生年譜》)結果遭到通緝。章太炎沒說錯,辛亥革命所建立的亞洲第一共和國——中華民國,隨著國民黨北伐成功就完結了。國民黨的中華民國,雖然名稱依舊,實際是滅掉的前一個中華民國建立的。其體制已與...

  • 專欄 | herostory

    秦暉:怎樣解決中國的養老問題? >

    秦暉,著名歷史學家、經濟學家,曾任陜西師范大學教授、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本文來自2012年網易財經采訪。這樣做是解決養老問題的前提網易財經:近期看到有一些報道就說養老金已經出現了危機,現在是存在18萬億的漏洞,您是怎么看待這個養老金問題的?秦暉:我覺得和養老金制度本身有關系的很可能就是我們的人口結構的變化。就是所謂的“未富先老”問題。而這個又是和另一項公共決策,就是計hua生yu制度是非常之有關的。中國實行了三十幾年的獨sheng子nv政策,造成大量的所謂“一二四...

Note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