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的印象里,陳炯明是個軍閥,而且背叛革命,炮轟孫中山的總統府,是革命的叛徒。然而,只要我們進入歷史,走近那個真實的陳炯明,卻會看到他實在是中國現代史上一個不該被遺忘的人物。
陳炯明畢業于清末廣東法政學堂,在清末新政時期曾經當選廣東議員,經歷過立憲運動的洗禮,的確不同于拿了菜刀或梭鏢起家的武夫。他在黃花崗起義中充當過敢死隊第四隊的隊長,辛亥革命爆發后策劃了廣東起義和獨立,是革命元勛。后來主政廣東,推行地方自治,實現了民選縣長,在政治改革方面卓有成效。他禁煙禁賭,改革教育,發展經濟,提倡新文化,一心致力于把廣東建設成模范省。即使在1918年率粵軍入駐福建漳州期間,也成功地建設閩南護法區,贏得了“模范小中國”的美譽。這一切,在當時可謂有口皆碑,就連比孫中山們更激進的左派也不得不承認。比如,鄭超麟就說過:“他一到漳州,立即造馬路,設公園,開運動會,出版日報。馬路上不許走人力車;公園里豎了一個四方石碑,刻著‘自由’、‘平等’、‘博愛’、‘互助’。”
這樣的一個將軍,在歷史上沒有流芳百世,反而“遺臭百年”,原因是他與孫中山的關系。
01
陳與孫的根本分歧
陳炯明與孫中山的分歧是明顯的,而且表現在各個方面,但最根本的分歧在于:陳炯明致力于聯省自治;而孫中山卻熱衷于全國統一。
陳炯明的追求并非孤立的。面對當時中國的局勢,一些人深感統一無望,因而選擇了聯省自治。這個模式并非沒有先例,它的榜樣就是美國。獨立戰爭之后,美國經過十多年的各州自治,進而建立了“聯邦”。正因為這樣,聯省自治的主張一經提出,立即得到了廣泛的贊同,南方各省紛紛實行,北方各省也躍躍欲試。在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廣東和湖南。陳炯明是真誠的。他深愛廣東,一心在廣東保境安民,大辦教育,發展經濟,實行民治。
孫中山雖然身在廣東,卻只是把廣東當成革命根據地,借廣東的人力和物力進行北伐,進而打下全中國。當時的孫中山幾乎一無所有,軍事上要依靠廣東軍隊,經濟上也依靠廣東財政,所以,面對陳炯明的主張,不好貿然反對,甚至直到當選非常大總統,仍然表示:“惟有使各省人民完成自治,自定省憲,自選省長,中央分權于各省,各省分權于各縣,庶幾既分之民國,復以自治主義相結合,以歸于統一,不必窮兵黷武,徒苦人民。”然而,事實是他對于武力統一早已急不可耐,一旦他認為條件成熟,立即就要北伐。
為別人提供根據地是不容易的,不但要出人出錢付出巨大犧牲,而且自身也很危險。偉大的革命家無論多么偉大,都不曾從家里背了銀子來建立革命根據地。養政府,養軍隊,供革命家衣食住行,都是當地民眾的血汗。所以,地方勢力與外來的革命家,矛盾必然要發生。如果革命家有足夠的力量,一般會鳩占鵲巢,消滅地方勢力。從這個意義上說,陳炯明與孫中山的矛盾是無法避免的。除非陳炯明很無能,很老實,沒有任何主張,對一切完全順從。就這樣,也要讓人相信不是裝出來的,否則仍然很危險。從這個意義上說,陳炯明還算幸運,他畢竟保住了性命。
02
分歧的最后結果
孫中山以護法的名義割據南方,許多做法都使陳炯明不能認同。
首先是召開“特別國會”。按照總統選舉法,總統要由兩院選出,出席議員須全部議員的三分之二以上。按照當時的兩院議員的人數,需要有580人參加投票。當時在廣州的議員只有200余人,如何選舉?但孫中山一定要當總統,于是1921年4月7日“非常國會”召開,通過了中華民國政府組織大綱,這個大綱不規定總統的任期,也不設置政府的組織架構,一切政務、軍務、內閣任免均由總統說了算。投票的方式更有意思:聲稱為了“以示負責”,采取記名投票。也就是說,誰贊成誰反對,總統可以一目了然。
其次,就任大總統之后,孫中山首先要做的就是討伐北京政府。為了實現武力統一,他聯合東北的張作霖,要對北京南北夾攻。但張作霖的部隊只打了幾天就大敗而逃,這時從南方出兵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孫中山卻執意出兵。這樣的戰略,讓陳炯明無法佩服。他開始是消極抵抗,后來是公開抗命,最后是辭職下野。
就在陳炯明下野之后,他的部下把孫中山趕出了廣州。關于這件事,有幾個細節值得注意:一、面對陳炯明的消極抵抗,孫中山在1921年10月就曾發誓:“我已立誓不與競存共事。我不殺競存,競存必殺我。” 并且把手槍交給黃大偉,令其刺殺陳炯明。 二、鄧鏗死亡之謎。1922年3月21日,陳炯明的親信鄧鏗遇刺,兩天后身亡。國民黨一直說鄧鏗是被陳炯明暗殺的,但也有一種說法是:“陳炯明不愿全力支援孫中山北伐,孫中山為解兵馬糧餉之憂,必欲除之而后快,是以殺陳手下的第一大將,以收殺雞駭猴之效。” [④]如果這樣,陳炯明的部下沒有理由不反叛。
而且,所謂反叛,只是要讓孫中山下臺。炮轟總統府,也并沒想傷害他,而只是想嚇跑他。考察當時的情況,要孫中山下臺的,并非只是陳炯明的部下,而是包括許多人。原因是在此之前孫中山曾一再發表宣言,說只要徐世昌下臺,他將同時下臺。結果徐世昌于6月2日宣布辭職之后,他卻拒絕下臺。蔡元培、胡適、高一涵等200多位名流于6月3日聯名致電孫中山,要求他實踐諾言。由此可見,這個要求在當時是人心所向。因為孫中山拒絕下臺,陳氏的部下就決定把他趕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他們只是要把這個“大總統”嚇跑。向總統府開炮,在開炮之前打電話讓他得到消息,一下子就嚇跑了。
看當年這些材料,真佩服粵軍弟兄的仁義和智慧。但他們這樣做的結果,卻使陳炯明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03
對民主共和的執著守護
對于孫中山提出的建國綱領,陳炯明根本不贊成。他曾批評說:“訓政之說,尤為失當。此屬君政時代之口吻,不圖黨人襲而用之,以臨吾民。試問政為何物?尚待于訓耶!民主政治,以人民自治為極則,人民不能自治,或不予以自治機會,專靠官僚為之代治,并且為之教訓,此種官僚政治,文告政治,中國行之數千年,而未有長足之進步。國民黨人有何法寶,以善其后耶?徒使人民不得自治機會,而大小官僚,反得藉訓政之謬說,阻礙民治之進行。”
因此,所謂陳炯明的背叛,便具有了保衛民主共和的意義。其實,陳炯明最讓人感動的就是他對民主共和的執著。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從不以攻城掠地打天下為目標。1927年,陳炯明出版《中國統一芻議》。從這本書,可以看到他的政治主張。他說:“現在南北兩政府,已成對峙之局……北之軍治,南之黨治,皆違反共和原則。壓抑全民公意,殊與民主立國,根本不得相容。”
他說:“民國主權,在民而不在軍,尤不在黨,此理甚明,何以南北當局,死而不悟,非缺乏政治常識,即屬倒行逆施。故北方現狀(民國以來皆然)成為軍權無限下的官僚政治。南方現狀(此次重加彩色)成為黨權無限下的暴民政治,一丘之貉,無所軒輊。現狀如斯,安能忍而與之終古也。吾人為國努力,唯有根據約法之精神,希望以自由代替壓制,以秩序代替紊亂,以公平代替強暴,建設民權無限下的良民政治,乃為可久而可通也!”在共和國受到最后的威脅時,出現過各種衛士,陳炯明也是一個。
國民黨人說陳炯明是反革命,此話不錯。他曾經是革命者,最后卻成了真正的反革命。因為他要守護辛亥革命的成果,守護民主共和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