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早期如何籌款?這份真實的史料告訴你,總共分9步

要維持紅色政權,要發展壯大紅軍,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在初創階段,紅軍的財政狀況一直是一個謎團。不過,有一份真實的史料,還是能讓我們窺得冰山一角。


古田紀念館里保存著一份油印文件,叫《籌款須知》,由中國工農紅軍四方面軍政治部主編,寫于1932年7月。《籌款須知》這份文件總共有兩萬多字,今天我們僅以其中的一節來介紹,該節在這份文件中叫“有關籌款的技術問題”。具體的籌款方法,又分為9個步驟。

先交待一下背景,四方面軍為什么要在1932年7月,編出來個《籌款須知》?

這一年老蔣在圍剿方面是比較認真了,首要的目標就是鄂豫皖,甚至親自掛帥。1931年是九一八,九一八的事兒還沒完,1932年1月一二八。一二八的事兒還沒完,1932年2月關東軍和駐朝日軍拿下哈爾濱,標志著東三省淪陷。到了3月,老蔣正式復出,偽滿洲國成立,后來給我們瞎指揮的那個李德,也是這個月來華的。4月份,國聯正式介入中日戰事。5月5日,中日停戰。兩周之后,老蔣就開始準備圍剿了,自任鄂豫皖剿匪總司令。次月的廬山會議,老蔣正式定下攘外必先安內。

到了7月,老蔣有沒有圍剿鄂豫皖紅軍呢?還沒有,但是他一聲令下,鄂豫皖三省實行保甲制度。此時的保甲制度,基本形式為10戶為甲,10甲為保,實際操作城市與鄉村略有彈性。

在軍事威脅和聯保制度的高壓之下,鄂豫皖紅軍在進行擴紅、土改和打土豪時,瞬間就面臨了不利局面。

為此,四方面軍政治部主編了《籌款須知》這份文件,實際的形態是一個小冊子。當時,鄂豫皖蘇區的群眾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擁護革命的,一部分表面擁護,實際私藏財產。但即便是擁護,在蘇區內能籌得的,也很少。鄂豫皖并不像江西蘇區,實際也沒那么穩。另外,在蘇區內攤派得多了,要么群眾交不起,要么跟你對立,不再擁護革命。要籌款,就要到赤白交界的地方或深入白區。但白區不是你的地盤,去了就有危險,或是找不到土豪,或是遇見國軍、民團,也會發生戰斗。

所以,《籌款須知》實際就是指導鄂豫皖紅軍,怎么到蘇區邊界打土豪的。


在“有關籌款的技術問題”章節下,給出了9個指導步驟。通過該節開頭的內容,可得知四方面軍的籌款經驗,又來自閩西的十二軍。

現在開始說說這9個步驟,我用史料中的原文,仔細給大家介紹。

第一步叫一網散開,精密調查。

籌款部隊的布置,與籌款的成敗有直接關系。在決定籌款的時候,就要計劃到經濟的中心地在哪里,籌款的指揮中心就設在那里。在敵情許可下,所屬部隊應盡量以連或排為單位,散布在周圍地區。這樣如網打開,越收越攏,易散易收,既便于指揮督促,土豪一個也跑不脫身,而且敵人趕來也可以應付自如。部隊一布置,便立即精密調查一切情況。進行的辦法要靠自己調查,絕勿依賴商會或土豪代表。調查人員要具備耐煩、精密兩個條件,能耐煩,才能在豪紳、地主壓迫欺騙之下,話語不通的白色地區群眾中有所獲得。能精密細心,方能查得準確,百籌百中,不要聽“有”“大”“多”而高興馬虎,或聽“無”“小”“少”而喪氣算了。要能在群眾的無意閑談中、言語矛盾中和行動中有所查得。進行調查的時候,要找到貧苦勇敢的工農份子或流氓份子。

第二步叫迅速捉人,適當待遇。

人是活寶,只有捉到人,籌款就容易。在周密調查結束后,就要迅速捉人。捉人的方法要注意運用便衣隊,而部隊中,要注意找本地人參加組織。隊員出發時,要化裝成各色土民,暗藏手槍,分途出發。特別注意趁黑夜、半夜、雨夜、雪夜,以及拂曉、黃昏這兩個時候。要不怕路遠,不怕困難,要非常迅速以免被捉之人逃避,有些雖逃,但走不太遠。

要做個里應外合,就是說要埋伏二個以上的人,拿手槍在土豪屋內。其余的都出來,做個沒找到人失望的樣子,再埋伏幾個人在屋外面,等土豪回時,外面圍住,并派人進去協同里面的人捉人。

捉了本人當然好,就是當家的獨生子甚至家屬以及走狗也都可以。如果許多土豪潛伏城鄉附近,經細密調查后,必須盡可能的先準備相當的群眾條件。

特別對其走狗、小孩、老人、婦女,按當地人情風俗及其家庭情形,分別被捉人的輕重,普通以當家的、父母、獨生子以及上有父母,下有兒女的為最重要。同時未嫁的女子,且只有一個,或媳婦懷孕,娘家又厲害的,也為重要對象。

輕的可以放回辦款,重的必須收押分別籌款。收押的人必須常用宣傳與恐嚇的手段,分輕重對付。并讓其與代表及其家屬見面,使他們能共商籌款,及使悲傷情緒影響家屬以便緊急籌措。

第三步叫多貼條子,少寫數目。

地主、商人本人雖逃走了,但他走不遠,并有走狗隨時在打聽消息。這時必須用貼條子的辦法,指出捉人的理由、要款的數目,限期接頭繳款。條子要貼得多,不管地主、大商人、富農,凡在政策允許下可以籌得的,都要貼,以免漏網。

但出款的人,一來出款痛心,二來也難辦到,故在寫條子時,要充分估計到出款人的整個財產,以及此地現有財產所值。特別是動產,按照他的能力,只要靠得住,聚少成多,比較實際而容易籌到。故每張條子要少開數目,即留有交涉余地。

第四步叫有軟有硬,加緊催收。

條子既貼,絕對不要聽任土豪延抗不交,或只派代表交涉,企圖延期不繳,必須有計劃有步驟的派人分頭加緊催款。催的手段貴乎厲辣,催了一次又一次,要不使其態度冷淡,而且在必要時,沒收一家的財物,燒一家的房子,或殺一個土豪,以及用要燒要殺的形式恐嚇,每階段中都可利用恐嚇催繳。

殺人也要經宣傳、擬罪狀、捆綁、寫罪狀,蓋官印的幾個階段。有時為使代表不困難,有余地籌措,催款手段也要有軟有硬,特別是對繳款快的要有相當減少,以鼓勵其余,而討好代表。

第五步叫做好做歹,雷厲風行。

當貼了條子派人催款的時候,還須布置一些人向富豪代表宣傳,幫做轉彎子工作,以探聽代表與出款人的意見,并向土豪家屬以及群眾報兇報吉,做好做歹,以包圍土豪及其家屬和代表,攪亂他原來心里的把握程度。

第六步叫優待土豪代表。

無論我們籌款如何有理由,無論宣傳以及紀律如何好,但是站在其階級利益上的地主、商人、富農,總把我們當做他們的階級敵人,不敢當面就同意繳款,而是要旁人,工農份子、親屬或走狗來交涉繳送。又或地主商人不愿繳款,我們單憑硬要,不利用第三者。故此,中間人在籌款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七步叫挖地窖。

封建地主是守財奴,有了錢,放債怕對方沒有能力還,營商怕虧本,故無論城鄉土豪都喜歡埋窖,只要有好的技術熱心挖窖,對于籌款當有絕大幫助。特別要找土豪守家的說話,找普通人暗中觀察他的行動。

如果你有了相當把握時,便一面繼續宣傳偵察,一面便可以正式挖地找窖。

如潑水于埋款地上,看水透快慢,挖土看色氣,看松緊,總之不妨翻天覆地大找一場。

第八步叫拍賣。

在政策允許下沒收的財物,有時為籌款子,可以廉價拍賣。

第九步叫最后一招。

有時各家所罰捐款都繳齊了,而我們還嫌不夠,土豪商人還出得起,而時間還來得及,便要來個最后一招,加捐,或加以“重利剝削,高抬時價”的罪名,或以曾控告過革命份子、摧殘過工農運動等政治上所不容的罪名。在必要時,雖以前已罰或捐過款,也可以再殺一個。要殺的,必須更加重罰款,但這不是簡單的為籌款,來個最后一招,還有政治上的重大意義。

就是這么九個步驟,其實就紅軍早期的財富積累來講,以上僅僅是冰山一角,而且還算是比較文明的。我正在寫的書中第26節,《蘇維埃國的政治、軍事與經濟》,對此有更詳盡的史料披露。已加入付費社區的會員,可以參與預售活動。

No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