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1992在Huntington Beach
Huntington Beach的召會生活
李弟兄希望我們儘快到各會所去服事,我被分配到了 Huntington Beach 召會;陳玉美姊妹也被分配到了 Huntington Beach 召會。蔣源仁姊妹被分配到了 Anaheim 召會,秦伯光弟兄被分配到了 Monterey Park 召會,古國卿弟兄則被安排到了 Cerritos 召會。
那段時間我們非常蒙福,一週有5天和李弟兄在一起聚會。週一上午有南加州同工聚會,週二上午全時間訓練聚會,週三晚上南加州眾召會職事話語供應聚會,週五早上全時間訓練聚會,以及週六上午的全時間訓練聚會。此外,還有下午的時段,由其他弟兄們配搭的課程。一直到李弟兄于1997年6月9日離世前,我們都在李弟兄豐富話語的供應下,聆聽主的聖言,沐浴在主恩光的照耀下,真是何等的有福!
在1990年2月來南加州配搭華語服事的5位弟兄姊妹當中,陳玉美姊妹和我被安排在Huntington Beach召會服事。我從1990 年到 1992 年之間,在 Huntington Beach 召會服事了兩年多。最初,中文聖徒大約有 30 人,後來增加到 60 人。像 Robert 和Angel Lin 一家,他們後來搬到了德州Irving和臺灣林口,他們非常愛主;還有許振東弟兄一家,現在住在Las Vegas,以及來自福建廈門的李朝陽弟兄一家,後來搬到了Hacienda Heights,還有黃明寬夫婦等,都加入了我們的召會的生活。我後來和Hati姊妹配搭,建立了一個大學弟兄之家,學生成員有林兆輝、吳青翰、李明騰等弟兄入住。還有 Stela Lao姊妹,後來嫁到新加坡,與 John Lam 結婚;另外許美麗姊妹也在這邊讀書,後來搬到了 Diamond Bar。那時許多雙語的青少年也參加了中文聚會,比如郭幸吉弟兄和他的三個孩子,分別是Jessica、Tiffany和Brian,還有一位張碧玲姊妹,她是我在1991年搭華航班機返臺時,在飛機上的鄰座,我在飛機上讀聖經,她問我在讀什麼,於是我有機會向她傳福音,後來她再次回到美國就信主受浸了,並且搬到 Huntington Beach 來和我們一同過召會生活。
在 Huntington Beach的關宏安(Wilson)弟兄和關朱美芳(Betty)姊妹夫婦,由於 Betty 姊妹是 ESL 課程的老師,因此接觸了許多新移民的平安之子家庭,並且也被帶入了召會生活。比如,張維恒弟兄,他是楊平生弟兄的同學、他的妻子張林英江、他的兩個兒子Alex和Ivan 共一家4口人。陳信弟兄、陳王重慶姊妹一家,陳信弟兄是臺灣電子通訊學校的校長,他的妻子 Juliana(王重慶)是 Betty 在關渡基督書院的同學,也被帶入了召會生活中。還有一位當船長的朱弟兄,也和我們一起聚會。還有一位陳袁淑臬姊妹,她的身份證上報的年齡比實際大了 許多,她今年2024年還健在,她的實際年齡目前是是 101 歲了!還有章宏年弟兄一家,他的父親章皆德弟兄活了足足105 歲,和蔣宋美齡夫人同齡去逝。章老弟兄是位醫生,於 2023 年 10 月 26 日安息主懷,當年也都是全家移民到了 Huntington Beach。他們和關宏安弟兄家、欒義麟弟兄、楊平生弟兄家、徐松泉弟兄家一起過著甜美喜樂的召會的生活。
我和3位大學生弟兄住在會所兒童班的教室,為了主日早上兒童聚會使用,在主日聚會前必須打掃好。這樣前前後後維持了1年多,後來是因為我的妻子和兩個孩子也要移民到美國,Huntington Beach召會負責弟兄們為我們考慮住的問題,經過和李弟兄交通後,於是就在 Huntington Beach 召會會所後面的大草原上,請 了Fullerton 的白人弟兄蓋造了一棟二層樓的獨立屋,供大學生弟兄們和我們家居住,並且也作為接待使用。待房子建好後,學生弟兄們立即搬進去入住,而我們家卻還沒來得及入住,就被調派去了鄰近的 Irvine 召會服事,開啟了另一段事奉主和享受召會生活的旅程。
1990年7月,我太太從臺灣來美國看望我,在參加完安那翰的夏季訓練後,Hati和Natly 2位姊妹,一起陪同我和我的妻子,去拜訪了在San Francisco召會服事的劉遂弟兄夫婦,並且一起用餐。也遊覽了金門大橋、漁人碼頭和優勝美地等景點。當時我弟媳婦丁吳桂蘭的父親,在中加州 Bakersfield 的一家中餐館做大廚,我們就邀請了當地的服事者蕭堅弟兄,一起去拜訪他,並向他傳福音。感謝主,就在他自己家的浴室為他受浸了。當他從水裡起來的時候,充滿了天上來的喜樂!
在 1990 年至 1992 年期間,我在 Huntington Beach 召會服事時,經費是由南加州的華語工作款支付的。有一次我提前收到了支票,就在當天即刻存入了銀行,結果導致支票因提早幾天儲存而被退回,所以我必須找支票簽名的負責人之一,陳實弟兄或是顧以德弟兄,需要陪同我到 Anaheim 會所附近的美國銀行處理此事。
那時是 1990 年 8 月初,我提前到銀行時,碰到了吳陳秀梅女士一家,她和她先生帶著4個年幼的孩子來銀行辦事,他們是 1990 年 7 月 8 日從臺灣來到南加州 Anaheim 的新移民家庭。由於當時定存的利息高達12百分比,她就去 Anaheim 的美國銀行,把活期存款改為定期存款。我向她傳福音,她非常敞開,並且留下了名字和聯繫方式。我告訴她等一下會有一位比我更好的人過來,妳的一家認識他之後人生會更上一層樓。10 分鐘後,顧以德弟兄抵達美國銀行,我就和他交接,把這一家六口介紹給了顧弟兄。之後,顧以德弟兄和顧師母就持續和她聯繫,並且每週兩次教她的孩子英語。逐漸地,孩子的功課也上了軌道,吳陳秀梅姊妹也受浸,並過著正常的召會生活。她不但參加了李弟兄的訓練,還得到了李常受弟兄的稱讚。顧師母的弟弟李隆輝弟兄,來 Anaheim 參加李弟兄的聚會時,也曾在顧弟兄家,服事過吳陳秀梅姊妹的孩子們的青少年聚會,和輔導功課。吳陳秀梅的女兒大學畢業後,來參加全時間訓練,看到李隆輝弟兄在臺上講課,才發現原來我的 FTTA 的老師也曾是我的家教。後來大女兒(May Chen)還做了多年 FTTA 的輔訓,結婚後目前在費城召會全時間服事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校園。吳陳秀梅姊妹原本是在嘉義女中考入靜宜女子學院的中文系,之後在中學教中文多年。來到美國後,也在 Fountain Valley 育林中文學校繼續執教中文,我的大兒子丁冀全(Jonny Din)也是他的學生。謝啟蒙弟兄說:他當時為 Anaheim 壯年班的課程安排了藥學的課程,讀完後可以獲得藥劑師的執照,當時許多弟兄姊妹一同學習,但只有吳陳秀梅姊妹最後考取了加州藥師的執照,後來甚至也取得了聯邦的藥劑師執照。她多年緊緊跟隨職事,看事奉主比做藥劑師更為珍貴。她也在職事站配搭中文校稿、審閱的工作,他不僅兒孫成群,也在 Anaheim 召會帶領許多人得救,並且過召會生活。她也十分有牧養人的靈,有許多的聖徒都曾經受到她的餵養、幫助和照顧。
在 Huntington Beach 服事期間,我在 1991 年拿到了綠卡。綠卡下來後的一個晚上,在李弟兄家交通,他知道我拿到綠卡也很高興,就要看我新收到的綠卡。他看了之後說:「怎麼你的綠卡顏色是粉紅色的?不是綠色的?」 李弟兄說當時他來美國時,臺灣一年只有 100 個名額。李弟兄也沒有神學院文憑,如何證明他是傳道人呢?於是李弟兄就把他的英文屬靈著作和書籍擺出來放在桌上,移民局的官員一看到這些作品,就二話不說,立刻給他通過了!這在當時是相當不容易的。
和弟兄姊妹們的交通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我們全南加州聚在Anaheim的福音聚會,由陳實弟兄傳福音,福音的主題是「神聖的遷移」。其內容就是:「從亞當遷入基督裡,從肉體遷入那靈裡,從撒但黑暗的權勢遷入神愛子的國裡。」其中有一位王艶大福音朋友,他曾是反共義士駕機來臺,由他的妻子陳宛玲姊妹帶來參加福音聚會,他聽完信息和福音見證後,一直猶豫不決,不肯受浸,結果李常受弟兄親自前來,和他說了一句帶著權柄的話:「我看你就浸了吧!」 他就像綿羊一樣立刻去受浸了。感謝讚美主!
我在 Huntington Beach 服事期間,有一位來自新加坡的 Hati 姊妹參加了訓練,但因她父親要求她回去接手家業,只能參加了一期的全時間訓練。臨走前,她把她在 Long Beach 校園結識的一群弟兄交給了我。某次拜訪他們時得知他們想搬家,我鼓勵他們搬到 Huntington Beach 會所和我一起住,不用支付房租。經過與長老們的交通,長老們也都同意不收他們的租金。他們搬來和我同住後,因為不用支付房租,能少打工,我逐漸幫助他們養成參加主日聚會、禱告聚會和學生聚會的習慣,他們也在召會生活中操練配搭服事,於是逐漸穩定下來。這些弟兄分別是來自香港的李明騰弟兄、新加坡的林兆輝弟兄、以及馬來西亞的吳青翰弟兄。我起初每天都個別陪他們晨興、晚禱。經過一段時間後,就全體固定在每天早上6:45有晨興,晚上10點有晚禱。我還帶領他們在會所協助打掃、整理和佈置。在召會中的聖徒們也十分喜愛他們,經常邀請他們共進愛筵。後來他們一個個都參加了在Anaheim的全時間訓練。訓練結束之後都娶了愛主的姊妹,目前他們都在召會中配搭服事。李明騰夫婦現在在 Fullerton 召會全力服事,林兆輝夫婦在新加坡積極事奉,吳青翰夫婦也在 Riverside 召會,和弟兄們一同肩負責任。在 2023 年秋季的菲律賓全球同工長老訓練中,我還見到了李明騰和吳青翰兩位弟兄。
長壽的弟兄姊妹
Berkeley召會的一位負責弟兄 Don Mangold 的母親,114 歲去世了。她是美國第二年長的基督徒,也是全球第7位最長壽的人。
不久前,江守道弟兄去世,享年 107 歲,蔣夫人去世時 105 歲,San Francisco王瓊姊妹的父親王新弟兄去世時 102 歲,他的師母幾天後也去世了,兩人一起辦了安息聚會。王瓊的丈夫張國梁弟兄的父親活到 105 歲。劉遂弟兄、林元度弟兄、欒義麟弟兄的母親、吳子卿老弟兄和我的岳父(宋世賢弟兄)都活到了近 100 歲才去世。
趙桐弟兄的母親 103 歲離世,章皆德弟兄 105 歲去世,是 Huntington Beach 的精神楷模。章弟兄的兒子章宏年弟兄曾說,如果他父親能活到 120 歲,就會是全美國最長壽的長者。他們長壽的秘訣主要是生活規律,早睡早起,每天睡足 7 小時。章弟兄的牙齒很健康,飲食也很健康,早餐喜歡吃豬蹄膀和稀飯,並且非常喜歡聚會,生活簡單,頭腦靈活,子女隨侍在側,照顧妥善!
章老弟兄的特點是從年輕時,就習慣做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年紀漸長後,他的俯臥撐保持在 45 度,不是在地上做,而是靠著桌子。此外,他每天早晨花1 小時的時間,靠著大樹做深呼吸,氧氣十分重要,吸氣時牙床緊貼上膛,並且提肛。吐氣時就用力擠壓腹部以排出體內的廢氣。
王新弟兄
北加州的王新老弟兄,是個抗日將軍,抗戰勝利後是安徽省合肥縣的縣長,他長壽的秘訣在於:「心胸寬大、幽默風趣,很喜歡聚會,待人有恩。」2002 年我在美國San Francisco教會服事,他於 92 歲高齡時,要求我為他錄製一首中文補充本詩歌 428 首:「讓我愛」。這首詩歌有 244 個字,他能夠熟練背誦,並在San Francisco的年長聚會中向大家背唱此首詩歌。
王新弟兄還曾經告訴我:「我們若是給自己方便,就會給主不方便;想要給主方便,就要讓自己不方便。」王老弟兄曾在臺灣有過一段經歷,他當年為了鳳山召會的整修在財務上奉很多,後來在San Francisco Judah Street 46 街的舊會所,尚有不少欠款需要償還,他要求他兒子王曉光奉獻 20 萬美元,補足了不足的款項。
王老弟兄實在是一位熱愛基督和召會、胸懷寬廣、有極大度量的屬靈長者!我在 2006 年 7 月調回臺灣,每次往來美臺之間,參加美國一年七次的節期時,他總會安排在San Francisco 的Geary 大街上的五福樓餐廳,訂 10 人桌的佳餚美食來為我接風送行,使我倍感親切溫暖和甜美溫馨!
回想在San Francisco服事時,每週四晚上在王新老弟兄家中的小排聚會,我的妻子和小兒子也會去參加,王新老弟兄對我們小兒子很好。小兒子丁冀全在他 102 歲安息聚會時,那年僅 15 歲,也願意用有限的中文為他作見證。我們非常懷念我們所敬重所珍愛的王老弟兄和王老師母。
有時推銷員上門推銷,王老弟兄就說:「I do not know English(我不懂英語),」就能省去許多麻煩,推銷員也就自行離開了。他平日是住在家中,有 3 個管家在照顧他們兩老,一個管家做飯,一個管家白天陪伴,一個是晚上陪伴。當時我住在海灣大橋的另一頭,我經常是一大早出門,到很晚才回家。
他還將他的老人公寓空出來給我當作「行舘」,可惜後來未能被老人公寓同意。由此可見王新老弟兄對我的照顧之心,和愛護之意,實在是何等的深厚!
曾經長時間在鳳山召會服事的安德烈弟兄,有時也會從南加州來San Francisco,拜訪王新老弟兄,而且都是被接待在王新弟兄家裡。有一次,我趁機把口袋裡的 200 美元塞給了安德烈弟兄,算是我對年長同工弟兄的敬愛之心和顧念之情。
吳子卿弟兄來Anaheim時已經過了 90 歲了,我帶著我的大兒子丁冀全去拜訪他。他告訴我們他長壽的秘訣,他說他長壽的秘訣沒有別的,就是愛主。愛主是他長壽的秘訣!我大兒子從小到大,一輩子都會牢記,凡事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把最好的愛給主,把主放在第一位,主必定會充分供給我們所需要的一切。主耶穌說:「你們應當先尋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這一切都將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 6章33節)
1992-1997 Irvine
Irvine的召會生活
1992年春,我被調到爾灣召會服事。
因為Irvine召會是一個工作重點型的召會,而且受到了風波的影響,所以需要更多的扶持和加強,於是我便被派到該召會去服事。
當時,爾灣召會的華語信徒聚會人數,因為風波的緣故,從原有的130人下降到了約60人左右。經過一年的殷勤勞苦,藉著與長老們的配搭,包括黃滔夫婦、周嘉羽夫婦等。我每個主日下午,都會和黃滔、黃唐穎超夫婦一起挨家挨戶地拜訪,每次主日下午的看望總有5個小時左右。大約一年後,陳實弟兄與我們聯繫,希望從Anaheim召會換到爾灣召會服事,他要求我們陪同他與李弟兄交通。在李弟兄家,黃滔弟兄向李弟兄彙報說,從臺灣來的丁世威弟兄非常有用,自從他從Huntington Beach調到爾灣Irvine召會後,我們的華語主日聚會人數,從60人增加到了120人。李弟兄說:「這有什麼好高興的?以前還有130人呢!爾灣人數增加都是幸運得來的,很多人都是自己搬過來的,至少要作到500人才夠交代。」之後,劉欣光夫婦也搬到了爾灣召會。直到我離開Irvine召會時,華語聖徒主日聚會的人數,已經增加到了約180人。
當我被調到爾灣召會服事時,我的妻子帶著大兒子和女兒一起來到了美國。一開始我們被接待在林明彝弟兄(Jack)和林兆芝姊妹(Judy)家中,他們是住在Irvine的WestPark社區。之後,弟兄們安排我們住在Irvine召會的會所。當時女兒只有5歲半,大兒子在讀3年級。同學們也會來一起玩。他們都覺得我們很有錢,住的房子是世界上最大的,但其實這是神的家。
2007年,我在到臺北市大直35會所服事時,遇到了林明彝弟兄的母親,她曾經教我廣東話,並給了我她親筆寫的廣東話學習資料。林兆芝姊妹的父親是倪弟兄福州三一書院的同班同學,他是當年在大陸時,惟一沒有接受主受浸的同班同學,後來他到臺灣在臺北3會所受浸得救了。林兆芝姊妹的姐姐林兆麟姊妹在臺北3會所時,李常受弟兄師母(李黎寶藝姊妹)也曾照顧過這個家,他們與倪弟兄也有一些遠親的關係。
我們也帶了大兒子的同學 Jimmy 的父母陳齊和陳麗娥得救受浸後,一同來參加Irvine 的召會生活。
陳齊是籃球代表隊成員,他把召會的孩子們團在一起,組成了籃球隊,並訓練他們,在體育上有所成就,這對後來申請名校 UCLA 也有幫助。
在爾灣召會的會所2樓住了半年後,長老們幫助我們在會所旁邊的Deerfield租了公寓。 我在召會服事很忙,妻子和孩子們過來美國後,由於她之前的留職停薪已結束,她就帶著女兒回臺灣去工作了。
在我們那裡,有一位在 IVC 社區大學讀書的黎冬姊妹,住在我們的家。她是香港影視名星黎明的堂妹。她很熱心愛主,後來嫁到了 Monterey Park。我妻子帶女兒回臺灣後,我們和鄰居關係很好,大兒子和美國白人小孩也玩得很好。
有一次我們去參加 Garage Sale,對門的小女孩也要跟我們去,因為她媽媽在午睡,她沒有跟媽媽說清楚,媽媽醒來找不到女兒就報警了。後來小女孩回來了,我就去參加教會聚會了。當時我大兒子和黎冬在家,員警找上門來詢問,我通過電話解釋讓員警知道是鄰居小女孩沒有跟她媽媽說清楚,這事就解決了。但還好有黎冬在家,陪伴我大兒子,才不至於因為讓未滿12歲的孩子獨自在家而觸犯了美國的法律。
後來,我為了UCI校園服事青年人的緣故,搬到University Park附近的房子,住了大約一年。1993年底的某一天,接到了臺北市召會三會所負責人莊謙本弟兄的電話,他說有一對夫婦,就是朱坤助先生和朱羅阿玉姊妹,他們是要來美國洛杉磯做移民面談,希望我能接待他們。我接待他們住在我們家裡大約一週的時間,我們之間有很好的相處,我也開車帶他們到附近走走。
後來朱羅阿玉姊妹在臺北電信局的同事陳麗娥姊妹,也就是陳齊弟兄的太太,他們的兒子Jimmy是我大兒子丁冀全當年Deerfield小學4年級的同班同學,他們一家人是我們大兒子丁冀全的關係,受到我們帶領信主的。朱羅阿玉姊妹來到Irvine這裡和她在臺北市電信局的同事陳陳麗娥在美國Irvine相見,她們彼此之間非常開心和驚喜,她們那時都蒙恩不久,並且都成了主裡又愛主又喜樂的的姊妹,真是令人驚喜又喜悅。
朱坤助先生未信主前是政戰學校的音樂教授,中文補充本872首詩歌:「屬天的家鄉」的歌曲和內容就是他的作品。歌詞如下:
走盡千重山,渡過萬裡洋,何處找到安息的地方?
年日去匆匆,人生路茫茫,何時尋得永遠的盼望?
我魂阿!快甦醒,把握不多時光,神的福音此刻在傳揚,
我靈阿!當興起,走出黑暗、死亡,基督救恩現今已顯彰;
敞開疲困心,接受生命光,我願全人脫罪惡捆綁,
主阿,主耶穌!請聽我渴望:我來就你,求將我釋放。
我們從爾灣的公寓搬到了靠近UCI大學的那個房子裡。當時的房主是 UCI畢業的 的博士,叫陳瑞曾弟兄,他的太太是陳文粹姊妹,她是一位熱愛主的姊妹。當時因為陳瑞曾弟兄要去德州的Austin大學教書,於是他們一家就搬到了德州,房子空出來了,就租給了我們。那時每月的房租是1500美元。在我們搬進陳文粹姊妹的房子前,她和我們一起禱告,為我們搬進來以及他們搬去德州代求。他們家早期也曾在我們中間聚會,陳瑞曾弟兄說我們的人人申言有一種危機,將來可能會缺少人才,他認為我們必須注重講道。後來我帶陳實弟兄去拜訪他們家,陳實弟兄說陳瑞曾是個教授,又有講道的恩賜,是史伯誠弟兄帶出來的。陳實弟兄問我,「他自己在想他和陳瑞曾有什麼不同呢?」我們是跟隨李弟兄的,我們是主恢復的主線上。我覺得陳實弟兄和李弟兄一樣,是個愛才之人,他也希望能把他們帶回主恢復的立場上,才會有這樣的感覺。陳瑞曾弟兄說將來主的恢復可能會缺少人才,大家都可能變得平庸。他也鼓勵我用方言來操練,缺少方言的操練會很累,他說用方言操練可以帶進一種向主傾倒的禱告,能夠讓自己的靈更加盛旺。他不贊成我們擘餅時用分成小杯的實行,他感覺我們中間向主的信心不夠。他們跟隨史伯誠弟兄一起的擘餅聚會,他們是絕對不分小杯,只使用一個大杯。他說史伯誠弟兄在操練講解交通一章聖經之前,至少要先將聖經的經文讀過十遍,必須要先足夠熟練聖經的夲文之後,才能講經為主說話。其實這與我們中間禱告和禱讀和研讀是很相似的。
1993年,在爾灣的Wood Bridge高中校園發生了一起槍擊案。當時住在我們家的劉欣光弟兄的女兒劉詩穎(Emirly),因為她有個玩得很要好的同學牽扯其中,還有一些幫派分子也捲入其中,結果一些朋友和同學都被警方帶走審問。幸運的是,劉詩穎當時不在現場,所以沒有被牽連。但正是因為這件事,劉欣光弟兄感覺需要陪同孩子成長,於是放棄了臺灣IBM經理高薪的工作,來美國陪同孩子們成長和生活,於是全家搬到了爾灣的West Park,他們租了房,陪伴孩子一起居住。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後來女兒劉詩穎嫁給了在Cerritos聚會的黑幼龍弟兄的兒子,他們在各方面都很幸福。劉欣光弟兄的大兒子劉嘉年(Edison)也非常優秀,十分聰明,後來娶了洛杉磯召會的長老John Kuan的女兒,現在在波士頓訓練中心事奉。他們的小兒子劉家得後來娶了一位韓國籍的姊妹。
朱景雲弟兄當時是在 San Gabriel 召會全時間服事的同工。朱景雲弟兄姐姐的女兒考上了UCI,就住進了我們家。當時劉欣光弟兄的女兒和兒子,分別是是高中、初中的年齡。他們也盼望住進來,希望我們幫忙照顧。我大兒子和女兒和他們的年齡都差不多,有時我們會打開家做青少年聚會,青少年彼此之間都相處得非常好。當時爾灣召會的華語聚會人數也增加了不少,有 Lawrence Long 和 John Long 兩兄弟,還有雙胞胎 Wendy 和 Winnie 兩姊妹,以及她們的弟弟 Robert 曾等等。我的大兒子那時只有10歲,每逢南加州有華語大專青少年特別聚會時,Monterey Park 和 Irvine 兩地加起來就有大約100人,會去祈禱園參加特會,非常興旺。
後來青少年特會還在美麗的 Big Bear 渡假營區舉辦過,後來因為冬天雪滑並且山高路險,就把 Big Bear 的營地轉讓出去了!同時我們又買了 Oak Glen 園區,現在青年人就都在 Oak Glen 園區相調和特會。
在我妻子不在的半年裡,我工作忙碌,所以飲食也不規律,我通常都會帶著大兒子吃他想吃的東西,結果他長胖了,學校的 ESL 老師還給他頒了「健美先生獎」。他在 ESL 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美國教育對新移民家庭和學生很友好。若干年後,我大兒子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若不說他的背景,人們都以為他是美國本土人。通過召會生活,他接觸到各種不同的人,他的社交圈也變得更廣泛了。
幾年後,在San Clemente的華語主日聚會和Mission Viejo的小排合併成了現在的San Juan Capistrano召會,並新建了一個會所。之後,Ed Marks弟兄的兒子Aaron Marks和Brian Hunter的女兒,以及謝啟蒙的女兒Rebbeca和她的美國白人丈夫Bobby,結婚時也在那裡舉辦了婚禮和喜宴。
在爾灣召會服事時,有英語、華語和韓語的聚會。1990年初,那時候還沒有英語的大專暑期訓練,許多華人的第二代都參加了華語特會。北部的Monterey Park有40-50個青少年,南部在爾灣和杭廷頓海灘也有40-50個,其他地方約有100人左右,所以我們舉辦了一個青少年特會,約有200人參加。當時的主講者是余潔麟、陳實、李隆輝、唐晴川弟兄,我和秦伯光弟兄負責擔任大會總管。後來英語的聖徒逐漸增強,李弟兄考慮到要顧及英語世界的聖徒,就將大專成全訓練歸給英語同工們來服事。兒童和青少年由Anaheim的 Eugene Gruler 弟兄來服事,他很會作工,對兒童和青少年的關心有目共睹。後來他搬到了科羅拉多的Danverd 生活和事業的奉。
唐林金玉姊妹在爾灣召會帶領她的鄰居,就是臺大農業系畢業的的張翼夫婦,他們信了主。張翼夫婦之前曾參加過臺灣派遣到非洲的農耕隊。他們曾在1995年送給我一株小枇杷樹,後來我種在了爾灣的房子旁邊,現在已經結出了很多果實。張翼夫婦後來也參加了爾灣召會的生活,每週三的年長聚會也都會參加。
南加州Irvine召會服事時的購房經歷
在南加州的Irvine召會服事期間,我們家在1994年7月18日購買了一所房子。當時有一個姓青的姊妹告訴我太太說有一所房子正在出售。於是我們去看了一下,感覺還不錯。這所房子有5個房間、2個半浴室,還有前後院。後院有種植著李子、桃子、檸檬等果樹。我們當時有資金購買這所房子,是通過出售臺灣北醫旁的房產所得到的現金(大約420萬元新臺幣)。房子的購買價格是285萬元新臺幣,我們向銀行貸款200萬元。最後房子賣了635萬元新臺幣,我們給了弟弟10萬元、姊姊5萬元,還有銀行貸款200萬元,剩下的約420萬元新臺幣。當時新臺幣兌換1美元大約是25元,換算成美元大約是17萬美元。這所房子在Irvine的售價是26.5萬美元。當時美國的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原房主以31.5萬美元購買,但售價降到了26.5萬美元。由於新臺幣匯率強勁,我們用50%的首付款(約13.25萬美元),再加上購買了一輛全新的5人座轎車約2萬美元。還剩下1萬多美元用於生活開銷。購買了這所房子後,我們把它用於召會的生活。在家裡可以舉辦小排聚會,我們接待了王仁宏夫婦一家,我們也帶進了來自香港的對門鄰居父母,即范老弟兄夫婦一家過召會生活。當年為了生活,洪姊妹介紹我們做了家庭托兒所,我們接待了王耀姊妹和她的兩個孩子Fred和Nelson,他們大學畢業後,都去參加了全時間訓練。這個房子還接待了全時間學員林爾文弟兄夫婦和他們的女兒,接待了約半年。此外,還接待了從Madison搬來的侯方耀弟兄夫婦和他們的母親,大約一個月。最後,侯弟兄一家在Turtle Rock買了房子。在Irvine的這個房子裡,頭一年我們接待了超過100人次不同的弟兄姊妹。我們家經常舉辦華語小排聚會,愛??筵請從各地前來參觀的聖徒,甚至爾灣召會的事奉聚會也在此舉行。陳實弟兄也來我們家參加華語的事奉聚會,還鼓勵我們多看李弟兄的訓練內容,還送給我一些錄影訓練的電視錄影播放的設備,他鼓勵要經常播放,以方便華語聖徒更容易進入李弟兄職事的負擔。
在那段時間裡,陳泓君弟兄夫婦每年總是會來美國幾次,都會住在我們爾灣的家裡。當時,黃衛東弟兄和韓曉萍姊妹夫婦是兩位醫生,他們從北加州的San Francisco搬到爾灣,劉遂弟兄特地給我打電話,希望我們能多方面服事牧養他們。他們也常來我們家一起聚會、相調,並在爾灣召會中一同盡功用。韓曉萍姊妹非常孝順,1995年我回臺灣陪同父親去北京探親時,她托我帶了2000美元給她在河北保定的父親。後來她的父母也移民來美國,並且都得救了,在美國一同過著正常的召會生活。有一次,我在家前院割草時不慎被機器傷到右手掌,韓曉萍姊妹還特地陪我去醫院,給我的右手小姆指的受傷處縫了幾針,實在是蒙受主的保守,我的手也恢復了正常的功能。
服事與交通
1994年7月18日,我們家在爾灣買房後,就把房子奉獻給主。第一年來我們家住宿接待的人數就超過100人。雖然接待的時間有長有短,但是來去的人數十分可觀,平均3天就有一人入住。陳泓君弟兄夫婦一年七次的聚會,都固定接待在我們家,吳子卿弟兄夫婦、李道君弟兄夫婦、劉天元弟兄、孔慶森弟兄夫婦、陳洵弟兄也來家裡愛筵過。我們家也接待過一對從臺灣來美國受訓的學員,入住有5個月之久,就是林爾文弟兄、林陳如玉姊妹及他們的女兒小琴。也接待過從外州Madison搬過來的一對原本在臺北16會所的侯裘笑蘭師,和兒子侯方耀夫婦,及孫子Jubilee,一家4口人,住了將近1個月,直到後來他們自己買了房子。我們都是操練家打開,到了1997年6月9日主的僕人李常受弟兄逝世,那幾天是我們家接待的最高點,當時李弟兄的安息聚會是在Anaheim的Convention Center,從北美地區及海外來參加追念聚會的聖徒約有7000多人。後來李弟兄安葬在Cypress 的Forest Lawn。當時我們家5個房間、2套半廁所,為了接待我們增加為6個房間,3個全套的廁所。除了我們全家5口人住在主臥室,每一個房間都住進了一對夫婦,此外還有單身來訪的聖徒,就住在我們家後院所搭的帳篷內。當時有陳泓君弟兄、陳王麗珠姊妹夫婦;簡坤榮弟兄和簡蔡秋芳姊妹夫婦;其他徐蔚基弟兄、李芳庚弟兄、陳開典弟兄、林誌文弟兄等等都住在後院帳篷中,總共約住了20人,達到了接待量的最高峰。
劉欣光夫婦陪同孩子二兒一女,在West Park租房,我們家則在1994年7月18日在爾灣的College Park買下了一棟兩層樓,帶前後院的獨立屋。劉弟兄夫婦將鄰居王仁宏弟兄、王周敏香姊妹帶到我們家小排。當時UCI開學福音聚會,我們在校園舉辦,那天王仁宏弟兄前往聚會。會後我就在爾灣孫牙醫家為王仁宏弟兄施浸。他受浸後召會生活十分正常,之後他太太王周美香也受浸了!他們的孩子日後也都參加了全時間訓練,一家都過著正常的召會生活。他的兒子娶了Bellevue負責弟兄Atsuo Miyake弟兄的女兒。Huntington Beach華語聖徒在2019年西雅圖的國殤節特會時,組團去Bellevue接待,並且借用他們教會的Van,開車去溫哥華、維多利亞島等地相調並訪問聖徒,前後歷時一週多。
當時王仁宏弟兄得救後,李弟兄有金磚聖經(gold bar Bible)原本一本60美元,打折後一本48美元,我就買了一箱分送初信者和福音朋友。他們夫婦剛受浸時,我要送聖經給他們,他們卻願意自費購買,真是願意花代價買真理。王弟兄夫婦現在召會生活中也十分盡功用,他們兩位元都是光纖方面的博士專家,在臺美兩地也有工廠在兩地照料。
後來,我深刻感覺到恢復本的聖經不僅需要印製精裝本,還需要印製平裝本以便更廣泛地傳播。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因為我曾經購買了一箱40本精裝本恢復本聖經去送人,每本價格高達60美元,這對我來說成本太高了。1993年春天,我在爾灣召會服事時,我先去Anaheim水流職事站辦公室,找余潔麟弟兄交通,提出了大量印製平裝本恢復本聖經的事情,他讓我去找吳有成弟兄商量。後來吳有成弟兄在韓國找到了印刷廠,從此就可以大量印製平裝本恢復本聖經,讓更多人能夠購買並分送。我還提出了印製中英文詩歌對照版本的需求,但吳弟兄表示這很難做,他無法完成,他建議我自己去做。我心想吳弟兄要我自己去做,我也沒辦法,但我仍然希望藉著禱告,有人能夠完成這個任務。
洪姊妹是從高雄來的,她平日在家中做日托(day care),照顧6位嬰幼兒。因為她母親生病,必須回臺照顧1個月,她就發愁不知道在一個月中如何照顧家中的嬰幼兒。後來想起了:「有事要找丁世威!」於是就請我們去她家幫忙照管。我們就去幫忙了她一個月,讓她能順利解決這個緊急需要。後來她還鼓勵我們也像她一樣在自己的家中做日托,於是我太太就去政府機關考取了做日托的執照,可以自行在家中白天照顧6個孩童。在接觸這些小孩的過程中,我太太也產生了帶小孩的興趣,於是萌生了再生一個小孩的想法,這就是我小兒子出生的由來。在做日托的過程中,我們接觸到王耀姊妹(她是北京國家交響樂團的小提琴家),她將年幼的兩個兒子寄養在我們家,過了不久她信主受浸後很追求,還參加了Anaheim的壯年班訓練,她的兩個兒子(澎澎Fred和咚咚Nelson),也逐漸長大成人,後來都受浸得救了,並且兩個兒子也都參加了Anaheim的2年全時間訓練。兩個兒子其中一位是醫生,另一位是律師,現在都在召會生活中盡上美好的功用。澎澎在結晶訓練時的總結,有很好的表現,實在是為主所用。去年2021年華語成全訓練時,他也有配搭醫生組的專題,來作屬靈問答的配搭。
我們的小兒子丁冀源(Benjamin Din)是在1996年7月21日出生的。那時候正好是夏季,李弟兄夏季訓練的主題是三一神父、子、聖靈就是源、泉、川。我在給小兒子取名字時跟李弟兄商量,他為老三取了丁冀源這個中文名字(大兒子名字是丁冀全),當時吳復華弟兄也在場。後來唐晴川弟兄聽說了這件事後,就鼓勵我再生一個,可以取名叫丁冀川。這樣源泉川就齊備了。老三出生後,有很多聖徒來看望,也送上很多的祝福和祈禱。甚至還有小孩的衣物和用品。岳父母也從臺灣過來協助照料,通過這樣他們也能和弟兄姊妹有很好的交往,並參加Irvine的華語聚會,一起過召會生活。岳父母回臺灣後,也去過6會所信基大樓等參觀,最後岳母信主受浸得救。因為他們親自見證了小孫子的出生,帶來了很多聖徒的愛心,也讓人倍感感動,我也學會在以後更多地顧及年輕的家庭,特別是在生了孩子後,我也會送上奉獻,更多地鼓勵年輕的夫婦生養眾多。我後來在服事年輕的家庭時,無論是白人還是華人,我都鼓勵他們要多生孩子,讓召會有更多屬靈的後代,為主的事奉作出更多貢獻。
在Irvine召會和弟兄們的配搭
我在Irvine召會的生活中,我注意到了陳實弟兄的許多特點。雖然陳實弟兄家庭條件富裕,但他的飲食、生活都非常節制有規律。他雖然同時照顧家族事業,但卻全心全意為主在地上的權益,包括:全時間訓練中心和壯年班的服事、北美的華語工作、北美的校園工作、聖經為美國的負擔,以及南、北加州眾召會的需要等。據他交通說,他常把他的車子當作至聖所,在兩壇之間禱告。他緊緊跟隨李弟兄的職事,每次特會的信息都根據李弟兄的職事作為基準。我曾經和他有一些個人禱告的機會,他禱告的靈非常剛強和澎湃,而且文思泉湧。他飲食方面非常節制,每逢愛筵時,絕不二次取食。他的行為和品性也非常潔身自愛,他的舉止、手勢和動作最像李弟兄,這是長期跟隨在主僕李常受弟兄身邊的結果。他也是一個對人生很有規劃和期許的人,經常思考許多積極正面的事物,具有宏觀思維。1994年那年,他正好45歲,那時他告訴我,再過5年他就50歲了,他要好好規劃這5年,可見得他是一個很有計劃、也能照著計畫執行並蒙恩的人。他的中文程度很好,英文造詣很高,在為主說話上能夠有出色的表現和口才,能讓人得到豐富的供應。他是主恢復中青年人學習美好的榜樣。他也很重視身體的鍛煉,常通過游泳來鍛練..自己的身體。
在2019年年初,Huntington Beach召會的Justin Jang弟兄和Irvine召會的Margarette Yu姊妹結婚。在Irvine召會的會所結婚聚會時,陳實夫婦也一同參加。新郎希望我能顧及他30位與會的家人和親友,要我用臺語傳福音,並交通一些祝福的話。我就用臺語傳福音,陳實弟兄接著說,好像他也都聽得懂我用臺語所交通的信息。雖然他懂得中、英文,還通曉廣東話,我想他是活在靈裡,心有靈犀一點通,所以他也能懂得我說的臺語。在他們的結婚聚會中,每個人都如沐春風。最後,陳實弟兄用林後13章14節作結束,來祝福這對新人。
1994年至1995年左右,南加州的年長聖徒們在Alhambra會所舉行了特別聚會。當時陳實弟兄向Anaheim召會,借了一輛15人的福音車,載送Irvine年長弟兄姊妹一同前往相調。在會中和車上大家歡樂的唱陳弟兄寫的一首詩歌(調用詩歌第7、72、425、768、副4首):
長青樹木栽聖所,
敬虔莊重過生活,
晨興日勝禱告多,
滿了汁漿結新果。
在Alhambra召會的會所,所有南加州年長的聖徒們一同歡唱著這首新詩,眾人的靈裡剛強高昂,充滿了主的同在和天上的喜樂!
1996年7月21日,我的小兒子丁冀源(Benjamin Din)在Anaheim的La Palma Memorial Hospital出生。而主僕李常受弟兄于1997年6月9日淩晨,在同一所醫院離世。
Irvine召會的年長聚會
當時在Irvine召會舉辦了一個年長聚會,大約有30位左右的人參加。這些人主要來自臺灣,包括:黃滔弟兄的父母(黃鼎丞和黃陳麗卿夫婦)、于健民弟兄的父母(于益鎮和于熊翠英夫婦)、趙怡和趙淑娥夫婦、劉蕭義蓂姊妹的父母(蕭敬理和蕭王菊馨夫婦)、唐林金玉師母(唐奇勳弟兄的妻子)以及唐林金玉師母帶來的張翼和張陳春菊夫婦;還有陳正隆和陳盛毓明夫婦、陳貞老姊妹(她的兒子開了一個甜甜圈店,每次都會帶甜甜圈來聚會)。陳貞老姊妹原本是不識字的,雖然看不懂報紙,但卻能讀聖經,她非常珍惜主的話,一直到去世前,都會拿著放大鏡天天讀聖經。
陳正隆弟兄曾是高雄召會的長老弟兄,他的師母(陳盛毓明)早年參加了1952年的訓練,當時是最年輕的姊妹。李弟兄經常提及她,因為她很活潑,也很會服事人。在Irvine召會受到Mission Viejo風波的影響後,陳正隆老弟兄受到了很大的困擾,晚上嚴重失眠。我去幫他按摩,並帶他參加年長聚會,還帶他去看中醫調理身體,感謝主,他逐漸恢復了健康。在我在臺灣臺北的時候,陳正隆老弟兄從高雄來臺北參加李常受弟兄帶領的事奉聚會,我經常開車帶他去一個會所參加聚會。他的兒子陳受湛弟兄(妻子是李緣姊妹)後來也成為臺北的第6會所的長老。李常受弟兄在聚會中曾經交通,他親眼看到第一代結婚成為長老,也看到了陳正隆老弟兄的第二代也成為長老,感到十分欣慰,代代有人接棒。
張晤晨弟兄在1996年5月去世,去世那天,我和陳泓君弟兄去了Monterey Park附近的加惠爾醫院(Garfield Hospital)看他。他的安息聚會在1853 West Ball Road, Anaheim的二樓會場舉行。李常受弟兄在安息聚會中勉勵張晤晨弟兄的3個兒子和1個女兒:「要效法你們的父親,一生為主奉獻,成為眾召會的祝福。」他的大兒子(張天恩弟兄)在哈崗,二兒子(張天印弟兄)在紐約市的一個召會,老三(張天懌弟兄)在北加州的Palo Alto召會,女兒嫁給了陳希曾弟兄(中原大學教授)。
在我在Irvine召會服事期間,剛好遇見了張晤晨弟兄人生中的最後兩年。我經常每週用一個上午,或一個下午去陪伴他,並和他交通。(詳情見第8章)
1997年5月,在李弟兄去世前,我們在南橙縣的San Clemente城市,即張祥華弟兄的連鎖餐館(分佈在加州、內華達和亞利桑那)的員工訓練中心開始了主日聚會。一年多後,我與劉遂弟兄和陳實弟兄交通後,轉換到了北加州的Berkeley召會會服事。那時,我們Berkeley召會的華語聚會是在鄰近的Albany城市的圖書館舉行,因為學區好的關係,大部分的華語聖徒都住在Albany那裡,而英語信徒則都在Berkeley會所聚會。
1997-1998 南加州South County的開展(1997.6-1998.12)
南橙縣的範圍是從橙縣爾灣市的南邊,一直延伸到橙縣最南端的San Juan Capistrano,即聖地牙哥縣邊界以北的地區,共有12個城市。這個地區環境優美,以白人社區為主,華人的居住人口也逐年增加中。當時召會的生活人數約為8-10人,還沒有小排。
1996年9月左右,南加州開展了兩處的召會,北邊是由東 谷開展新的Roland Height召會,當時由黃天衛弟兄和張兆安弟兄配搭開展;在Irvine 以南,則是開展South County,由我負責。我帶著剛出生滿月不久的老三丁冀源(Benjamin),和我的妻子一起配搭。我們是先調查搜集名單以後,便開始一家家的訪問住在那邊的聖徒們,和福音朋友們的家庭。
後來,我也找了岳雷弟兄夫婦一起配搭。我們首先去拜訪住在San Clemente的張祥華弟兄家,當時他的事業已經相當成功了。他在加州、內華達州和亞利桑那州開了Pick Up Stick連鎖餐館,即拿筷子餐館,共有50多家。他的企業化經營十分成功,由中央廚房做好後,再由大卡車派送到各分店。當時也上報,並且被橙縣列為最優良的餐館。他的經營績效和品管都十分優良。我們當時拜訪他時,也正是他事業忙碌的頂峰,他也正好在禱告中尋求,盼望能為主有所奉獻。他說:「丁弟兄,你來看看我這個餐館的員工訓練中心的場地,是否合適用於主日聚會的場所?可以免費地提供召會聚會來使用。」結果我一看非常合適,我們就在李弟兄1997年6月9日凌晨去世的前一天開始,我們在San Clemente陸續開始了褔音叩訪、家排牧飬教導、召會禱告,以及主日聚會的建立。陳泓君弟兄給San Clemente召會命名為「聖客滿地」召會,意即屬天神聖的客旅遍滿所有居人之地。
我也曾拜訪了馬鞍山Saddleback Church,負責人是Rick Warren,即華理克牧師並他的大總管,並且一起和他們拍照留念。他們的事工非常成功,有大約12000名聖徒,分別使用週六下午、週六晚上和主日上午、主日下午共有4個場次,每場聚集3000人。一次週一上午在Anaheim的同工聚會中,李弟兄很感慨地責怪陳實和余潔麟弟兄說,這個應該是由我們來做,他們卻搶先一步了。
回想我當年開展南橙縣12個城市的計劃如下:
即於1997年底,計畫在Mission Viejo、El Toro和San Juan Capistrano三個地方先建立三個排,形成一個主日區聚會,人數盼望能夠達到30人。預計到1998年8月增加到50人,12月增至70人,形成第二區,屆時將有兩個區,每個區各有35人。
當時的近程負擔和展望是:先整理名單,挨家挨戶拜訪聖徒,建立晨興、晚興,享受主話的生活,激發有負擔的聖徒,並實行每週奉獻3小時,實行叩訪和牧養的負擔。第1次叩訪的行動訂於1997年6月8日星期天上午。那次得到了南加州眾召會的協助,分成16個福音小隊配搭福音和看望。第2次拜訪訂在1997年11月,分成16個福音小組,配搭福音和看望。遠程開展的負擔和展望則是希望在南縣區的12個城市中,至少每個城市都能建立一個有30-40人的主日區聚會。歡迎南加州各地有負擔的家庭移民到南橙縣區開展,也希望臺灣及遠東的華語聖徒家庭能接受負擔,移民到南橙縣區配搭開展。
San Juan Capistrano召會的開展
美國South County有十多個城市,我的規劃是每個城市都要建立召會,但是我只待了1年多,就轉到了北加州服事。後來San Clemente的中文主日聚會,和Mission Viejo的英文小排聚會合併,成為現在的San Juan Capistrano召會。之後,在San Juan Capistrano買了地,就成立了現在的San Juan Capistrano召會。那塊地的使用非常好,會所設計美觀大方,一進門就有噴泉瀑布的浸池,廚房設備都是商用式的爐臺,作愛筵非常方便。無論是聚會、相調,甚至用作結婚聚會的場地都十分適合。
在任何地方開展召會都需要財力、人力和禱告,這樣才能讓召會茁壯成長。
張祥華弟兄是Pick Up Stick連鎖餐館的老闆。1986年他從上海來到美國,當時他是音樂系主修黑管的專業學生,繳交完學費後,口袋內只剩下20美元。為了生活,他開始在餐館打工,做前臺和清潔工作。後來他認識了從臺灣來的王翠玲姊妹,他們彼此相知相識後,女方的父母一開始就反對他們的婚事。但由於張祥華弟兄非常勤勞和認真工作,女方的父母最終同意了這門婚事。他逐漸的開設了第一家、第二家餐館後,開始考慮用中央廚房的方式開設連鎖餐館。他選擇了位置好的地方,靠近辦公大樓,主要服務白人客戶,因此聘請了白人做前臺經理和迎賓員,生意非常興旺。他不僅事業成功,也為主擺上了很多。San Juan Capistrano召會的會所蓋造,也得力於他的支持。後來他還經營了其他領域的商業項目:包括飲料、房地產、建築裝修等。
我們Huntington Beach召會的會所,也已經有快50年的歷史了,很多地方都需要整修。藉著張祥華弟兄的工程團隊,並在欒義麟弟兄每天忠實到Huntington Beach會所實地的監督下,我們成功的完成了會所的翻新工作,又快又好又省錢,還把會所的窗戶和柏油地全部換了。我們還仿照Ministry Conference Center(MCC)的做法進行了植栽和美化,使Huntington Beach召會煥然一新,後來從臺灣到訪被我們HuntingtomBeach召會接待的聖徒們,和全球各地來參加訓練與相調的弟兄姊妹們,都覺得很舒適和實用並且讚不絕口。
當San Juan Capistrano召會的會所建設完成後,一個講西語的基督教團體,有30-40位左右的信徒,因為讀到了倪弟兄的書籍,就熱切尋求主的恢復之路,終於在2014年左右,加入了我們的聚會。因此,目前San Juan Capistrano召會有中文、英文和西語區的信徒,隨著人數的增加,恩典和祝福也越來越豐富。在我們後續拜訪張王翠玲姊妹的父母時,他們特意捐贈了款項給我們4位全時間服事的同工弟兄們,他們對全時間服事弟兄們的關心和顧念,確實讓人感動,在在流露出豐厚的慷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