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 日本兒童繪畫教育專家 鳥島昭美所寫的《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
畢卡索說:「我能用很短的時間就畫的像一位大師,卻要用一生去學習畫的像一個兒童。」
大師更多的是成人的理性世界,有了更多的閱歷,但是心也有了更多的束縛,一般可以依靠技法和思考來完成繪畫。而兒童的世界是純真的,天馬行空的,更多的是依靠直覺和豐富的想像力來繪畫。
但我們現在做的,更多卻是把這種孩子與生具有,無數大師所渴求的能力給逐步抹殺掉。
孩子們畫畫有這樣的規律:
2歲前無意識塗鴉,3到4歲繪畫以圓形展開,不適合教具體形象束縛探索的自由……
5歲到6歲是孩子想像力發展的高峰期,需要多聽他們畫裡的故事和關係,萬不能以好壞評價……
7到8歲的畫作慢慢變形成人一看就能理解,需引導觀察思考和提供不同的繪畫工具實踐……
9歲以後,孩子自己會追求畫得像,進入寫實期,觀察寫實能力飛速發展,可以開始寫生和接觸不同的繪畫風格,使用任何的工具……
鳥島昭美先生是日本現代兒童早期繪畫行為研究第一人,日本著名的教育家,畫家。
在鳥島昭美先生的書《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裡,談到八點,是我們做爸媽的常犯的錯誤,非常有必要先看看。
學會鑒賞孩子的繪畫,你又多了一個了解孩子成長的窗口。
1,孩子的畫是和成人的畫完全不一樣的。成人所感興趣和欣賞的畫,和孩子的繪畫行為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因此,以成人的眼光去判別和鑒賞孩子的畫是不恰當的。
2,孩子在畫畫時成人切勿在旁邊指指點點,這樣會對孩子的繪畫造成干擾。
3,教孩子繪畫的最好時期是6歲以後,在此之前,勿給孩子教授任何形狀、畫法、簡筆畫等實則是成人世界裡的畫,因為這些都不是孩子的畫,教給孩子畫這些,孩子就不能畫出屬於自己的畫了。過早教孩子畫形象也會逐漸阻礙孩子按照自己的感覺和意願自由表達的快樂,以及由繪畫而發展的一些基本能力。
4,對於孩子的繪畫是不能用好壞來評價的,更不能用來做類似心理分析以試圖判斷孩子的性格,這完全沒有意義。
孩子的塗鴉僅僅和哭笑一樣是心情的一種方式而已。一副孩子為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或想法的畫,即使在技藝上還未成熟,但通過這種自由的繪畫方式使得表達的願望得到了滿足並體驗到了愉悅,這就是表達的快樂。
5,那麼如何與孩子進行繪畫方面的交流呢? 切記: 孩子的畫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聽」的,即孩子的畫是「聽」了才能明白的東西。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畫只有被「聽」了,被理解了,他們才會有種表達的樂趣,他們的繪畫行為才有意義。
6,請記住無論是誰都擁有與生俱來的繪畫能力,這種能力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非常自然地培養獲得的能力,不同年齡的孩子會自然地表現與年齡相應的繪畫能力。
對成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是守護孩子的這種能力,為他們創造繪畫活動的環境與氛圍。
7,孩子的繪畫作品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等孩子過了六至九歲,系統性地教授繪畫知識和技能才開始變的有意義。
而在此之前的以成人方式的教授行為都是揠苗助長的,反而會毀掉孩子的天資。。每一個孩子在幼兒時期都是天生的畫家。
8,孩子塗鴉之後,有時會把自己的作品破壞掉,如畫好的小車剪下來,畫好的小人剪下來,讓它們打鬥,這其實是孩子在發展造型能力,家長應該高興。
-----------------------------------------------
為什麼選擇StarStudio:
因為在StarStudio我們的每個藝術導師自己就是藝術家!導師們會先了解孩子的特點,然後基於孩子的年齡來定制合適的藝術指導課程,這些課程的主旨是為了鼓勵孩子自由創作的勇氣,並讓小朋友在一個與老師和其它同學交流的氛圍內建立信心和表達能力。
我們的藝術導師還會在以下方面鼓勵和培養孩子:
>色彩和藝術審美
>勇於犯錯
>勇於表達
>專注能力
>堅持精神
關於StarStudio:
StarStudio是一家肩負使命感的藝術指導機構,我們的創始人是中國當代藝術行業的資深人士(了解更多),所以想針對目前美術培訓行業的很多問題創建了StarStudio 並給予資金和運營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因此我們的機構並不以商業牟利為目的,而是希望在能夠維持運營成本的前提下用較低的價格給未來的藝術家們提供高質量的藝術指導,並肩負使命長期運營 - 那就是在孩子最需要培養自由想象力和藝術家精神的寶貴成長期,不要用過多的老師手法去讓小朋友都畫出來大同小異的畫 - 年紀比較小的時候過多手把手的技巧訓練只會拔苗助長。藝術領域根本就沒有教師,只有導師; 沒有教育和束縛,只有指導和啟發。
引用另一位日本藝術家安野光雅的話:
"如果你想毀一個人,就手把手地教他,等他飛速進步到一個程度,那就是終點。如果你想培養一個人,只要默默看著他,等他靠自己的力量爬上來。如果他真的熱愛,一定會進步,越過某一條線。 換句話說,你喜歡畫畫,這才是最棒的基礎”
Read/Edit >1 禁錮式灌溉教育理論
小朋友來剛來畫室的時候畫的不好,什麼都不會畫,然後通過畫室老師的熱心盡職"教導",越畫越好。如果沒有好的美術老師,那麼這些小朋友們來畫室之前不會畫畫,來了畫室以後也不可能"學會"畫畫。但幸虧是畫室的美術老師打造了一個個的雪球,並且推動著雪球越滾越大。因此家長們都應該感謝老師。
2 激發天賦的土壤理論:
本質上畫室的功能其實只是篩選 - 只有那些本來就喜歡畫畫,甚至天賦是畫畫的小朋友,才會自然而然地留在畫室長期"學”畫畫。 這裡的"學"是要有引號的,因為他們其實是在“自學”; 是基於自己的興趣和好奇心的自驅力讓他們願意留在畫室繼續畫畫。當然有導師的地方會讓他們在技巧上提升更快一些,但導師真正在做的只是發掘,鼓勵和“點撥”。導師其實本身並沒有製造並推動雪球。 畫室對於那些本來就喜歡畫畫甚至有天賦的小朋友們來說,其實只是鋪滿著白雪的山坡;但雪球是自身在山坡上滾動,如果沒有阻礙就會越滾越大。 至於沒有那麼喜歡畫畫或者沒有美術天賦的小朋友,自然就會離開畫室去玩別的,或者"學"其它的興趣,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山坡。
如果第二個理論更接近真相,那就意味著,老師過早地大量灌輸技巧反而會禁錮孩子自己的創作風格和想象力,導致技巧掩蓋,扭曲,甚至毀掉原創才華。
所以我們機構其實反而是鼓勵請各種不同風格的藝術導師來影響孩子的。
Read/Edit >誤區之一: 過於注重請某位老師長期固定地給孩子上課
家長在藝術教育方面過於注重老師的資歷並且希望固定不變的老師長期上課,但其實反而會限制了孩子自身的發展。不知道家長們對金庸的武俠小說有沒有了解,我們可以用郭靖和楊過這些練成蓋世武功的大俠的經歷來舉例:
小朋友應該多接觸各種風格和思維方式的老師,就好像武俠小說裡的郭靖和楊過那樣,跟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都有拜師學藝,這樣才能集大成,練就蓋世奇功。長期由一位老師指導會過早導致孩子被單一的風格所局限,而較難在以後打破這種局限來形成真正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
所以,小朋友在初次接觸藝術和創作時,反而應該適當接觸一些不同風格的美術老師。也就是說孩子其實不應過於依賴一位資深或所謂的學歷高的美術老師的長期指導,導致自己無法從多方面吸收,從而使作品過早變得失去自身風格。 而過多去模仿一個老師的風格,反而失去自己獨有的藝術靈魂與特色與自身的獨立創造力。
誤區之二: 誤以為老師對孩子過多的指導是好事
雖然家長們總希望孩子在課堂上得到更多關注,而且在一些特定情況下(比如較高程度的特定技法或高強度的指導),小班教學也有好處,但總體上來說,蒙特梭利的理念更偉大。原因在於: 畫室不僅是學習的地方,更是一個相互影響共同進步的社交平臺;在這樣的環境裡讓孩子們能夠多見面互動共同創作,要比獨自畫畫有趣的多,尤其是藝術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在於分享和欣賞。而蒙特梭利理念的核心就在於孩子不應該分班,年紀大的孩子可以成為榜樣,對大孩子們來說也是很好的體驗。讓不同年齡的孩子們在一起學習,互相參考和借鑑,可以提高創作和學習的樂趣和動力,創作氣氛更好,互動更多,既能讓年紀小的學生看到更多榜樣,也能讓年紀大的學生獲得更多幫助小朋友的自豪感和滿足感。
Read/Edit >過多的指導反而會變成干擾,也是對創作者獨立思維與獨立想象力的扭曲。
藝術創作的過程本質上是一個獨立靈魂不被打擾的寶貴過程,所以好的藝術導師並不會過於干擾孩子的創作,而是會勤於觀察孩子自己的創作行為,並在關鍵的技巧上指導孩子。好像學習駕駛,教練的職責是幫學生理解規則,掌握核心技能並只在犯錯時糾錯;但如果新手司機總被過多干預,只會喪失信心,反而更難學會開車。
這世界並沒有真正的藝術“教師”,只有好的藝術“導師”
最好的藝術導師
並不會“教”藝術
而是會“引導”和
“指導”獨立創作
藝術的本質在於“個體“的最真實體驗 (Experience)和表達 (Expression)
藝術從來不是教出來的;
藝術是自己體驗出來的
最好的藝術作品
應該是自己的眼睛
和靈魂看到的東西
而不是老師看到的
並讓你去畫出來的東西
藝術的先決條件是真
如果沒有真,所有的善和美都是毫無意義的謊言。因此StarStudio本質上不是“美術”機構,而是“藝術”機構; 我們從事的專業領域也不是所謂的“教育”,而是“美育”,“指導”和“啟發”。
藝術的本質是精神上的。所以不是所有人的"藝術"都在美術領域 -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都可以有屬於自己的畫布。
我們必須先承認絕大部分喜歡畫畫的孩子們,長大後也大概率不會成為專業藝術家,因此“真”更重要,體驗更重要;嘗試更重要;表達更重要;創新精神更重要。畢竟藝術不是一定要體現在繪畫上,而是可以體現在科學,建築,美食,商業等等領域 - 這些領域都可以成為不同領域藝術家的畫布,所以真正重要的是讓您的孩子在我們藝術導師的指導下感受真正的創作過程,而不是用老師的手來畫出來在靈魂上根本不屬於孩子本人的作品。
Read/Edit >